新闻动态

亏370亿也要卖掉,阿里为啥要把开始赚钱的大润发卖了?

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五年前,阿里豪掷数百亿港元收购了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将其视为“新零售”战略的核心棋子。那时的大润发,被誉为“超市一哥”,风光无限。然而,谁能想到,短短几年间,这一投资却变成了巨大的亏损。2025年年初,阿里以131.38亿港元出售高鑫零售,直接亏损接近370亿港元。这一“割肉”式的出售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昔日的新零售愿景为何未能兑现?

阿里出售大润发的背景

阿里巴巴在2025年年初宣布了一项备受瞩目的交易,出售了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全部股权,占比78.7%,交易金额达到131.38亿港元,买方为知名投资机构德泓资本。

这标志着阿里正式结束了对大润发的控股地位,这笔交易的背后,是阿里近年来战略转型的集中体现。从市场表现来看,高鑫零售的市值从2020年巅峰期的1000亿港元跌至约180亿港元,缩水幅度高达85%。对于阿里来说,这次出售意味着亏损接近370亿港元,是近年来其“瘦身”计划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次交易。

阿里与高鑫零售的关系始于2017年。当时阿里以224亿港元首次入股高鑫零售,并在2020年通过增持达到控股地位,总计投资额超过500亿港元。阿里希望借助大润发的线下资源和广泛门店网络,与自身的线上技术和流量优势结合,实现“新零售”战略。然而,随着零售行业的快速变化,高鑫零售的表现逐渐下滑,市值缩水严重,成为阿里业务版图中的一块沉重负担。

此次出售不仅是阿里对亏损资产的剥离,更是其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从市场反应来看,出售消息发布后,高鑫零售港股股价暴跌超过21%,显示了市场对传统零售行业的持续悲观态度。这一举措也明确表明阿里将未来重心转向电商与AI等核心领域,为更高效的资源配置铺平了道路。

传统零售的困局

传统零售行业在近年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受到新消费模式崛起的多重挤压。电商零售、即时配送、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快速崛起,不仅抢占了传统商超的大量市场份额,也让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向更加便捷的线上模式倾斜。疫情期间,这一趋势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线下零售面临的困境更加凸显。

高鑫零售的财务表现则是传统零售业困境的一个典型缩影。自2020年开始,高鑫零售连续三年出现亏损,亏损幅度逐年扩大。尽管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2.0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但整体盈利能力仍然疲弱。从市值表现来看,其从2020年的1000亿港元巅峰跌至2025年的180亿港元,缩水幅度超过85%,这也显示了市场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悲观预期。

与高鑫零售的持续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突围的零售品牌。例如,永辉超市通过区域化布局与服务创新逐步稳固了市场地位,而胖东来凭借对服务体验的极致追求和高客户黏性实现了稳定增长。

这些品牌的成功经验表明,传统零售在面临挑战时,只有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与业态创新,才能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

阿里出售的深层逻辑

阿里入股高鑫零售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线上赋能线下”的方式,将自身电商优势延展到传统零售领域,推动“新零售”战略。然而,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了显著的局限性。

尽管阿里通过技术支持和流量导入,为高鑫零售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传统零售固有的高成本结构仍难以改变。从高房租到人工成本,线下商超始终无法在价格竞争中与电商模式匹敌。而且,随着直播电商和社区团购的兴起,传统零售的劣势进一步被放大。

近年来,阿里的整体战略从扩张逐步转向收缩。尤其是在吴泳铭上任后,聚焦核心业务的方向更加明确。出售高鑫零售是阿里剥离低效资产、集中资源推动电商和AI发展的关键一步。

对于阿里而言,高鑫零售的持续亏损不仅拖累了整体财务表现,还在战略资源分配上造成了分散。通过剥离亏损业务,阿里可以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同时释放更多资源应对拼多多和字节跳动等新兴竞争对手的挑战。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剥离高鑫零售等重资产业务,为阿里降低了财务风险,增强了资产流动性。自“瘦身”计划启动以来,阿里的股价在港股和美股均呈现回暖趋势,这表明市场对其转型方向的认可。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资本市场的信心,也为未来的资源整合和战略升级奠定了基础。

零售业的创新路径

尽管面临严峻挑战,高鑫零售在近年来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试图在新消费环境中寻找突破口。首先是门店布局的调整。高鑫零售推出了“小润发”和“盒小马”等社区化、小型化门店模式,以适应消费者更加碎片化和即时性的购物需求。这些小型门店更加灵活,能够覆盖更多场景,同时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

其次,高鑫零售开始借鉴会员店模式,推出了大润发Super和M会员店作为新的增长曲线。通过高附加值的会员服务以及更优质的商品体验,这些会员店在吸引高端消费者方面展现了一定的潜力。此外,高鑫零售还推出了“大拇指超省”系列自有商品,覆盖洗护、食品、家居等多个品类,以超低价策略提升性价比,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从行业角度来看,传统零售业要在新消费趋势中生存下来,必须通过差异化与数字化的结合实现创新。胖东来通过极致服务打造品牌口碑,山姆会员店则通过高性价比商品和会员制度稳固市场份额。高鑫零售的未来发展必须借鉴这些成功经验,通过业态升级和数字化运营提升整体竞争力。

信息来源:https://m.toutiao.com/is/iy966NS3/ 血亏370亿也要卖掉大润发,阿里坚定转型https://m.toutiao.com/is/iy96jf1L/ 阿里卖掉大润发,证明互联网并不能改变线下的一切https://m.toutiao.com/is/iy96Y4ng/ 【钛媒体APP】500 亿变 131 亿,阿里为什么亏本也要甩卖大润发?



Powered by 大发welcome活动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